最近闺蜜小琳怀孕后疯狂馋榴莲,每天刷着短视频里的「榴莲盲盒」直咽口水,可婆婆一句「孕妇吃榴莲会流产」的警告让她慌了神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妇产科诊室里,一位准妈妈拿着血糖报告单抹眼泪——她孕期每天半个榴莲「补营养」,结果孕28周确诊妊娠糖尿病。榴莲这个「水果之王」,到底该不该上孕妇的餐桌?

一、揭开榴莲的营养面纱
剥开带刺的外壳,100克榴莲肉藏着150大卡热量,相当于半碗米饭。不过它的营养价值确实亮眼:叶酸含量(36μg/100g)助力胎儿神经发育,钾元素(436mg)缓解孕期水肿,膳食纤维(3.3g)改善便秘。新加坡国立大学2021年的研究显示,适量食用榴莲能提升血清素水平,缓解孕妇情绪波动。
二、这些准妈妈可以放心吃
表姐怀双胞胎时血红蛋白偏低,医生建议她每周吃2-3块榴莲肉(约80克/次),配合猪肝汤补铁。需要注意的是,最好选择成熟度适中的果肉,搭配山竹或凉茶平衡燥热。营养师张敏提醒:「体质虚寒、没有血糖问题的孕妇,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是安全的。」
三、这四类孕妇请管住嘴
1. 糖耐检查异常的准妈妈要警惕,某三甲医院统计显示,孕期榴莲摄入超标的孕妇,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增加40%
2. 体重增长过快的孕妇(周增重超0.5kg)
3. 有痔疮或便秘困扰的,榴莲的高纤维遇肠道水分会膨胀
4. 对热带水果过敏的群体,可能出现皮疹或呼吸道症状
四、科学食用三大黄金法则
产科主任李芳给出实用建议:
• 每日不超过2瓣(约100克),相当于3颗荔枝的热量
• 选择早晨食用,搭配无糖酸奶促进消化
• 食用后适当减少主食摄入,次日可喝绿豆汤清热
邻居王阿姨的媳妇孕期每天吃榴莲冰激凌,结果胎儿偏大不得不剖宫产,这个反面案例值得警惕。
看着超市里标价38元/斤的金枕榴莲,准妈妈们不必完全拒绝这份美味。关键要掌握「适时、适量、适体质」的原则,就像妇产科医生常说的——孕期饮食没有绝对禁忌,只有不够科学的搭配。下次产检时,不妨带上你的饮食记录本,让医生为你定制专属的「榴莲食用攻略」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